您好,欢迎访问爱游戏网站,致力于开发设计、生产模压硅橡胶件为主的加工型以及生产加工各种行业的硅橡胶零配件!0760-88400758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游戏 > O型圈

激励人才强基础

[ 时间: 2024-06-22 ]
作者: O型圈
  • 详细信息

  从早期炼油的土方法,到现在的大型先进装置;从原先吃“粗粮”,到现在产精品,科学技术进步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克石化的历届领导也深刻认识到,人才教育培训是一个关键因素。

  克石化一直以来都很看重人才的培养,不仅全方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还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在早期的克拉玛依炼油厂,极少数的专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许多年轻的科研人员都是边干边学,不断地跌倒,不断地爬起,用很难来想象的毅力,支撑着炼油事业的发展。

  1978年,国家开始组织石油产品的评比。为了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炼油厂首先从人才教育培训上下功夫。

  1979年,炼油厂首先健全完善了业余学习机制。从厂领导到炊事员,从小学到高中,在文化普查基础上,把全厂职工组织起来,统一编排了25个班,成立业余学校,全方面提升职工文化素质。

  与此同时,炼油厂积极抓好职工的技术培养和训练。通过紧密结合炼油生产,开展岗位技术练兵,组织班组长短期派外进修,另外还组织技术工人参加达标考核和技术比赛等。通过这一些措施,短短几年就涌现出一批技术能手。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职工人数逐年增加,青工已占到全厂职工的70%。为适应青工学历教育的需要,炼油厂不仅开办了高中文化补习班,还开办了函授辅导站,与西安石油学院、新疆石油学院合作,举办财会、劳动经济、化机、炼油四个大专函授班,并开办了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当时,该厂有六百多人参加了各类成人自学和函授学习班。

  上世纪90年代,炼油厂又对新工人严格执行职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开展了“一专多能”星级培训活动,培训车间达100%。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炼油厂还与西安交大合办了化工机械硕士班,多次派干部参加石油大学石油化工工程硕士班的学习,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厂讲授炼油专业方面技术知识。

  通过持续学习和培训工作,加上人才引进,上世纪90年代末,该厂职工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都有了充分保障。 “九五”期间,炼油厂平均每年投产新产品达8个以上,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0余项,其中58项分别荣获国家、集团公司、自治区级高品质的产品及科技成果奖,3项技术获国家专利,高等级道路沥青和低温液压油获国家新产品称号,浅色非污染橡胶填补了国内空白,一批油品质量分别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为打造“学习型”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000年5月,在克石化党委的安排和部署下,第一届全员读书活动拉开序幕。多年来,全员读书活动在克石化已形成传统,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企业良好风尚。

  同时,克石化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持续对员工开展了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自2002年3月该公司下发《关于在生产操作人员中开展全员技术培养和训练的通知》后,聘请122名员工为技术培养和训练兼职培训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先后举办了操作人员“应知应会”操作规程、重新上岗取证、炼油生产装置及热电厂新版操作规程等各种培训工作。

  该公司还专门开展了“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活动,培训女员工1300多名。2003年至2007年,518名女工晋升了学历,645人晋升了技术等级。

  为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边疆工作,2007年5月,克石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炼油化工研究院设立。

  该公司还从多方面为员工创造学习条件。2003—2016年,通过实行在职学历教育学费给予报销的政策,鼓励员工提高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同时,该公司结合专业需求联系高等院校,先后举办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2个高中升本科函授班,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化工工艺专业、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动力专业等10个高中升专科函授班,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9个大专升本科函授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专业等6个在职硕士培训班,为员工在职学习创造了条件。

  通过参加各类学习班,共有1423人通过考试并取得学历证书,该公司按规定给予学费报销,为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加强培训、鼓励学习的同时,克石化还逐渐完备考评奖励机制,通过种种考评和创新奖励,全力打开员工上升通道,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该公司在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对操作岗位员工、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

  通过开展职业许可证的培训和取证,确保该公司各专业岗位员工上岗持证率达到100%;持续抓好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做好技能鉴定工作,将技能水平与工资待遇挂钩,激发员工学技术、提技能的积极性;推进专业方面技术岗位“双序列”改革,为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建造独立、畅通、稳定的职业发展通道。这项改革使擅长技术探讨研究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在“双序列”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不靠“行政职务”也能实现自身价值。

  2001年,该公司首次下发总经理嘉奖令,给予 “新工艺生产变压器油”项目集体和个人19万元奖励;2003年,对成功研制SBS改性沥青颁发总经理嘉奖令,一次性奖励40万元。

  在科学技术创新奖励机制的建设上,该公司坚持做到“一个中心,三个服务,五条渠道”:即所有科技创新奖励工作必须以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为中心;为公司制作、市场、企业规划发展服务;组织参加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自治区、地区公司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项目的评比奖励,进行本企业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以及总经理嘉奖令的表彰。

  2003年,该公司在推进基本工资制度改革的同时,坚持薪酬奖励重点向责任大、业绩突出的高级管理岗位、高层次专业方面技术岗位、高级技术工人岗位倾斜的原则,研究制定了提高知识分子补贴待遇和调整技师津贴待遇办法,并对通过自学拿到大专文凭的员工实行一次性奖励。同时,该公司还对有突出贡献的,确定为学术、学科带头人,给予优厚待遇。

  奖励向生产一线、基层倾斜,向具体科研人员倾斜,不仅激发了克石化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更营造了重视人才、崇尚科技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在迈向高水平发展的征途中,克石化在持续提升全员素质的同时,更看重打造一支由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组成的核心人才队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首先,克石化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为引领,建立一支以拔尖人才为中坚力量的技术干部队伍,发挥拔尖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

  2009年以来,聘任一批次企业级技术专家共7人;聘任三批次学科技术带头人和装置技术带头人,其中,学科技术带头人26人次,装置技术带头人34人次。这些拔尖人才在润滑油特色产品研究开发、高等级特色沥青开发等重要和关键岗位上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以生产操作岗位员工为主体,建立一支“高、精、尖、绝”、梯次合理的技能拔尖人才队伍。

  截至2018年底,该企业具有技师257人、高级技师69人,主要生产车间基本上每班有1名技师,技师队伍成为保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的骨干力量。同时,该公司每三年从技师中优选出企业级技能专家和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截至目前,克石化拥有集团公司技能专家4人,企业技能专家15人。

  首批被聘任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的陈淑建,是重整装置的一名班长,他在30万吨/年重整装置的工作中,提出并参与了十余项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累计为该公司创效四百多万元。其中,在重整装置开工过程中,他经过试验,提出由气相收氨改为液相收氨的建议并得到实施,使收氨操作时间由原来的至少3天缩短为30分钟。

  目前,克石化3490名员工中,有大学专科学历1115人,本科学历1238人,硕士123人,博士3人,己逐步建成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学习型企业,员工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企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人才的激励和培养,让克石化在迈向高端发展的道路上有了更足的底气和更充分的保障。

HOTLINE

电话: 0760-88400758 欢迎来电咨询

PHONE

联系人:伍先生 13631197968

PHONE

联系人:陈小姐 13411604082

EMAIL

邮箱:2629180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