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爱游戏网站,致力于开发设计、生产模压硅橡胶件为主的加工型以及生产加工各种行业的硅橡胶零配件!0760-88400758新闻资讯

调研丨三门破局立新

时间: 2024-11-21 06:36:59 作者: 爱游戏官方网站app

  在经济强省浙江,千亿县并不罕见。2023年,浙江共有28个县(市区)GDP突破千亿,其中11个地区GDP超过2000亿元,领航全省经济发展。相比之下,地区生产总值350.65亿元,在浙江90个县(市区)中排名67位的三门县,可谓是成绩平平,不足为道。

  然而纵观全国,1800多个县域中,经济规模超300亿元的仅占两成,有近80%的县域经济实力尚不及此。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充分挖掘这些县域的潜在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近年来,三门对标省内先发地区,谋发展、促赶超,总实力实现大跃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较2015年翻了将近一番;成功入选“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科学技术创新百强县”,浙江省内创新进步指数排名连年上升……山地多、体量小、底子薄,面对这些发展的坏因,三门是如何破局革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这些经验又将为其他县域带来哪些启发?就此,《经济》杂志记者来到这座海港之城一探究竟。

  与大多数县域一样,三门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橡塑产业是三门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胶带类、管类、杂件、交通设施类以及轮胎五个大类上千个产品规格,全国20%以上的输送带和60%以上的交通履带均产自这里。

  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低散乱、能耗排放高、质量不稳定等成为影响橡塑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的因素。2018年三门县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开展橡塑行业综合整治行动。一方面,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对不达标的企业和家庭作坊予以清退;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对设备做改造升级,针对密炼、硫化等极易产生污染的环节,投资建设公共密炼中心,减少粗放无序排放。

  元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创科技”)是三门有着先进密炼中心的企业之一。在这里记者看到,一台台大型设备被粗细不一的管道串联着,阶梯式搭成4层,橡胶原料在一层完成兑胶后,将通过管道输送至二层,并在密炼机中与从三层四层“赶来”的炭黑和化工辅料汇合,进行高压高温混炼,而后再经过排胶、预成型、冷却处理,转入自动立库储存,以备下一道工序。“这是我们引进的全新的一次法炼胶生产线,整一个完整的过程都是密闭、自动化操作,炭黑是采用密闭气动输送的,油料、胶料、药品也都是自动称量、自动输送和投料,极大减少了粉尘和废气污染。”元创科技总经理郑啸和记者说,密炼是橡胶制品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工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一次法炼胶生产线不仅能有效提升胶料的分散度和履带在不同条件下的耐用性,与传统生产线相比,还能节约生产用地,减少企业用工,一举多得。

  作为三门县能源技改标杆单位和全国橡胶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三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维控股”)自2018年起便不遗余力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已成效显著。“近年来,公司在环保方面累计投入近亿元,仅2023年在光伏发电方面就投入1500多万元,其他如设备节能技改方面,每年都有新项目在投入实施。虽然花费较大,但节省的成本也很可观,比如我们有一个浆布工序,要使用到汽油,以前都是用完后就无序挥发了,一年下来汽油消耗量高达2400万升,新设备投产后预计回收率可达95%。”三维控股生产部经理刘彪和记者说,通过能源技改,该公司在浆布、硫化等工序的能耗均实现不同幅度的下降,每年可节省成本240余万元,3年-4年就能收回设备投入。他表示,当前不管是原料端、生产端还是使用端,低碳环保已成为整个橡胶行业的共识,而这其中三门的环保要求是最严格的,也是最有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据了解,经过多轮整治,三门共拆除“低散乱”橡塑企业216家,整治提升企业268家,关停企业83家。“转型必然伴随着阵痛,但是首轮整治之后,我们橡塑行业的产值、出口、利润不减反增,2019年企业产值、税收、利润分别增长25.5%、22.8%、61%,而且环境也变好了,流经橡胶产业区的河流水质从原来的劣五类提升到二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以上,城乡环境实现了美丽蝶变。”三门县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志品自豪地说。

  为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三门县还鼓励橡塑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并投资2亿元建设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公司可以提供创新支持。据郑志品介绍,目前三门已有15家橡塑骨干企业进军高铁、航空、军工、新材料等领域,其中奋飞橡塑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发的电磁屏蔽材料,被大范围的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等通讯领域,推动核心技术高新化;三维控股、元创科技等7家企业对标日本普利司通、美国盖茨等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在国际细致划分领域实现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2023年三门橡塑产业规上产值达94.48亿元,有望成为三门下一个“百亿产业”。

  培育和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是提升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10件冲锋衣,6件三门造”,冲锋衣作为三门的特色产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300余家生产企业、年产量约8000万件的百亿产业,三门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冲锋衣生产基地,2023年被中纺联和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冲锋衣服装名城”称号。

  在调研中记者看出,三门冲锋衣产业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一枝独秀,主要得益于其因时制宜、应势而为的前瞻性和决断力。早在2008年电商刚刚起步之时,敏锐的三门冲锋衣企业就开始拓展线上市场。三门县森波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波股份”)总经理郑源森是最早“吃螃蟹”的人。“当时我在上海做销售,冲锋衣还非常小众,国内只有专业群体才穿,但它的功能性很强,既防水又抗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认为未来肯定会成为一个趋势。”随后郑源森与三门籍合伙人卢海波一拍即合,成立森波股份,并在三门设立供应链仓储中心、直播电商产业园和多个电商运营中心,同时在福建、安徽、上海、广东、武汉、杭州、宁波、义乌等地分设电商合伙人和仓储,依托自主网销、订单制作、品牌合作等方式,与国内外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建立稳固合作。在森波股份等企业的带动下,三门冲锋衣电商销售企业已增至200余家,拥有自主品牌40余个。

  近年来随着户外活动的陆续兴起,冲锋衣市场持续火热,三门再一次瞄准时机,将冲锋衣产业作为健康时尚产业重点培育,支持企业增设计、创品牌、提品质。在浙江蓝途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记者看到,除了传统样式的冲锋衣外,很多融合了国风、民族风的新款式也非常吸睛。“传统冲锋衣主要是针对户外极限运动设计的,真正有需求的人群很少,如今的冲锋衣越来越倾向于时尚化、都市休闲化,运动、通勤、聚会都能穿。为此,我们在面料上进行了一些升级,设计风格也更加多元化,比如去年国风很流行,我们就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款式,线上线下反响都很不错。”公司CEO助理陈秀秀说道。

  除了在设计上下功夫,森波股份还在产品性能上进行了创新。“我们在防风、防水、保暖、透气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抗菌、防蚊等多项功能。现在户外爱好者和儿童在野外走失的案例时有发生,在冲锋衣上搭载定位系统,既能预防类似情况的发生,也能在走失后协助寻找搜救。”郑源森透露,接下来森波股份还将推进功能性面料的研发,“像抗辐射面料,原来是用在防护服上,现在我们想能不能用到冲锋衣领域,因为户外也会有一些意向不到的地理状况,多一层保障就多一份安全”。通过多年持续研发创新,三门冲锋衣产业现已拥有注册商标135件,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外观设计专利72件,12家企业获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家企业获得中国绿色认证,2家企业获得“浙江制造”认证,规上公司制作设备数字化率及联网率达66.6%。今年上半年,三门冲锋衣产业还入选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第二批国家级区域试点。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强化“三门冲锋衣”整体品牌,三门县还投资近10亿元建设冲锋衣(时尚休闲)科创园,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全部竣工。“我们计划将科创园建设成为集生产制造、科学技术研发、物流仓储、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于一体的浙江省冲锋衣科创产业集群标杆,重点引进以冲锋衣为主导的纺织全产业链企业,包括上游面辅料企业、下游电商企业和物流公司等。”三门县市场管理局党委委员管守国介绍,目前科创园的招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当地符合入园条件的38家企业里,已有2/3初步达成入园意向。此外,他还特意向《经济》杂志记者强调,在三门,冲锋衣不仅是特色产业,还是富民产业,截至目前已带动就业3万人,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全县从业人员比例。

  发展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未来。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集聚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三门也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往“高”攀升、向“新”进军,积极培育引进新兴起的产业,塑造发展新优势。

  走进位于三门经济开发区的浙江蓝梭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梭科技”),勤劳的成缆机、铠装设备正有序运转着,少量工人穿梭于设备之间,车间内干净整洁、高效协作。“这套设备是我们和制造商联合研发的,历时一年半的反复试验和改进,最终实现了让设备上缠绕的4根光纤受力均匀、不易折断,确保千米级线缆能达到水下长距离、超高速信息传输的要求。”在与蓝梭科技总经理汤松涛的交谈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该企业主要致力于深海特种电缆、深海光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研发生产,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海洋装备、海上能源等领域。作为以科研人员为主的创业团队,蓝梭科技曾多次攻克行业“卡脖子”技术:2019年其自主研发生产的万米级水密橡塑千兆传输组件,成功完成国内首次高强度压力在线传输应用测试,实现了国产万米级水密传输组件的又一重大突破;2020年同样由蓝梭科技自主研发的深海通用光电连接器,打破国外垄断,助力“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10909米的载人深潜纪录,使我国变成全球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也是在这一年,蓝梭科技因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需要,几番比较权衡后,选择落户三门。

  “从落地到试投产,从旧厂房到新厂区,三门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让我们大家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运行中。”汤松涛和记者说,他们的目标是实现产值每年30%-50%的递增,“2022年公司产值是2800余万元,2023年增长至380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够达到7000万-8000万元。新厂区全部投产后,年产值或将达到3亿-5亿元”。

  “2022年以来,三门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2个,其中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的投资额占比分别为71%、88%、85%。下一步,我们将突出科技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层次地融合,招引一批‘大好高’或具有发展的潜在能力的优质项目落户三门,进一步形成产业集聚,打造增长新引擎。”郑志品说道。

  既向外“引活力”,也要向内“挖潜力”。2022年台州市提出建设能源供给优质稳定、消费清洁高效、产业创新引领的国家绿色能源城,并将新能源城核心区设在三门。三门以此为契机,以“做多新能源项目、做大新能源关联产业、做优新能源产业功能”为目标,加速谋划“核火风光蓄”多产业集群链式发展。现如今,三门核电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中核三门146兆瓦滩涂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80%并网发电;三门电网侧储能电站化学储能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预计今年10月并网;屋顶光伏、农光互补、滩涂光伏等项目陆续上马,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与销售的关联企业先后落地……三门的新能源产业链图谱逐渐完备,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值得一提的是,三门核电在浙江省率先探索让利售电模式,为本地公司可以提供优惠电量,2023年供电3亿千瓦时,降低企业成本2100万元。

  “目前三门共有规上战略性新兴企业26家,去年规上增加值41.89亿元,较2019年的23.64亿元增长了近一倍,占GDP比重也上升至12%。在未来产业方面,我们在未来制造、未来材料和未来能源领域都有一定基础,在今年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中,我们有3个项目就是关于储能和光伏的。”与此同时,三门县发改局产业科主要负责人卢月凡也坦言,作为县域,三门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招引等方面也有很多先天不足,“比如三门在台州市的地理位置最靠近浙江北部,是北接沪甬的‘桥头堡’,可以承接杭州、宁波、上海的产业溢出,但同时也首当其冲受到它们虹吸效应的影响,怎么样才能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还在探索中”。

  地处山区,土地是制约三门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也是当前大部分地区普遍面临的难题。如何破解,三门县通过创造性开展低效用海有机更新给出了答案。

  作为山区26县中3个沿海县之一,三门拥有481.7平方公里海域、370公里海岸线,一度是修造船企业争先“抢夺”的宝地。然而受2008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造船业订单锐减,日渐萧条,健跳港区北部“明珠”——六敖北塘的大部分造船企业用地因此全部闲置。

  “一直以来,县里都在努力盘活这块‘沉睡土地’,之前虽然引进了一些项目,但整体活力依然不够,2022年整个北塘区块总营收仅22亿元,亩产仅89万元,亩税2.3万元。”三门县健跳镇临港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章凯如是说。

  2022年7月,三门县提交的“临港船舶低效用海有机更新试点实施方案”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同意,成为浙江首个获批的船舶低效用海方案。方案明确,通过两年试点期,有效盘活低效船舶工业用海,完成10家以上低效船舶工业用海更新利用;显著提升海域资源利用产出,实现临港船舶低效用海区亩均工业产值50万元以上;不断的提高海域综合管理能力,探索实施海域使用权处置,规范海域使用权证券交易市场秩序,逐步提升海域资源配置效率,为全省低效用海有机更新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为此,三门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处置低效用海工作领导小组,遵循问题与实际导向,建立重点项目联席制度,从审批、处置、配套三处发力,创造性开展基于不占用地方建设用地指标的综合管海变革,高效提升综合用海管海水平。一方面,完善海域使用权分宗设权,通过探索要素流转、要素合作、要素入股等多种模式及司法拍卖形式,合理引导海域使用权流转;对于确实无法实施改造提升、无力经营的船舶企业,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实施海域用途变更。另一方面,以连片用海为单元,建立工业“亩效得地”机制,推动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三门已初步形成“统一收储、整体开发,因海制宜、分类推进,政府引导、民企参与”的高效集约发展模式,长期闲置的海域正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其中,六敖北塘的转型速度最快、有机更新最彻底、片区顶级规模的区块,目前已成功招引6个亿元以上项目,盘活船厂面积近1600亩,占整个区块的近2/3,预计2025年项目达产后该区块营收可达182亿元,亩产711万元,是2022年的近8倍,亩税20万元以上,是2022年的8.7倍。“从项目构成看,新能源投资占比1/3,高新技术投资占比2/3,后者投资额是2022年全三门高新技术投资额的近4倍;数字化的经济投资占比1/4,投资额是2022年全县数字化的经济投资额的近17倍。”章凯和记者说,在推动发展产业港的同时,三门也在逐渐完备健跳物流港的功能。“健跳港是浙江四大深水港口之一,有17公里的优质岸线可待开发,尤其是北塘区块全年可作业天数超过330天。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提升码头能级、提高航道等级、增加锚地面积,逐渐完备港口、作业区、码头体系建设,预计到2025年,健跳港区码头总体能级将提升至3.5万-5万吨级,吞吐量可突破3000万吨。”

  盘活低效用地,对三门来说其实并非第一次。作为浙江省南北协作基地,沿海工业城20年前也曾是一片废弃盐厂,几经建设,现如今已焕然一新。作为沿海工业城首批入驻企业,西格迈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蒋木林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蝶变:“刚开始这儿连一辆车都看不到,什么配套设施都没有,就是一片荒地,现在已经实现了产业规模化发展,光我们西格迈就有7家企业、3000多名员工。”据三门县沿海工业城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王锐介绍,目前沿海工业城共有投产企业254家,其中规上企业106家,上市企业1家,上市培育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涵盖新材料、高端装备、医药化工等多个产业集群,2023年实现总产值201亿元,成为引领三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星。“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开发赖峙涂区块,围绕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大产业进行链群招商,谋划打造‘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推动工业经济倍数跃迁。”王锐说。

  中国近代思想家、维新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曾说过,“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纵观三门的跨越式发展,既有县域整体的共性,也有区域自身的特性,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其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顺时而为、逆势破局、自我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是所有地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应有之意。“跨越赶超再出发”,这是今年新春第一会上,三门县委书记陈曦为这座“现代化新港城”确立的目标和方向,跨越只是第一步,何时赶超,又将如何再出发,我们拭目以待。

HOTLINE

电话: 0760-88400758 欢迎来电咨询

PHONE

联系人:伍先生 13631197968

PHONE

联系人:陈小姐 13411604082

EMAIL

邮箱:2629180973@qq.com